白癜风医院合肥哪家好拐角那家小人书店
小时候在距我家不远地方,有一爿小人书店。与一般书店不同的是这里不卖书,而是专供我们这些孩子在里面看书。当然,在这里看书要收费,每册每次一分钱,不限时间。
因为书店位于两条街道交汇的拐角处,所以有两面临街的玻璃窗,书店老板把小人书皮都从书上剪下来,用线绳串成串,挂在玻璃窗里面。一排排,一条条,贴了满满两大玻璃窗,上面有书名,还花花绿绿的,真吸引人。
小店里的条件挺好,有长条板凳,还有小板凳,即使是冬天,屋里也不冷。
那时,我就觉得店里的小人书也太多了,光《三国演义》就64本,《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每套也都是几十本。此外,还有好多讲战斗故事和抓特务的书。可是那时在同学中,谁要是有几分钱,就算财主了,为此,我们有时只好“望书兴叹”。有时为了少花钱多看书,就常常与同学结伴一起去,待两个人各自看完自己租来的那册后,乘老板不注意就将书交换过来,这样就达到了“钱半书倍”的效果。
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精明的老板早就看透了我们这点把戏,但他却从来没有为此事过来纠缠。后来在读过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之后我才找到老板这么做的原因,原来我们的行为也在“偷书不算窃”之内,属于“读书人的事情”。
小人书店不仅是我们课外一个活动场所,更是一个增长知识的课堂。有时,当我们为《隋唐演义》中到底谁能打过谁,谁是第九条好汉争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就常常想法搞到一分钱,到小人书店里去找答案,论输赢。
小学五六年级后,我不再去看小人书了,但每当路过这个拐角,总要往书店里多看几眼。看到的仍旧是一群比我小的孩子在里面读书,我想,他们也许有的也像我一样,两个人换着书看。也许老板也像对待我们一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中学毕业,我要去外地去读书了,因为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此后再也没人读小人书了,我便将自己积攒下来,用来与小朋友交换阅读的30多本小人书送给了拐角那个书店。一是废物利用;二来也算报答书店老板当年高抬贵手,让我不止一次花一分钱读两本书。
四年后,我又回到这座城市工作,又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一天晚上,突然有人敲打我家房门。来敲门的是书店老板,只见他肩上扛着一个沉甸甸的口袋,气喘吁吁地对我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你姓什么,但我知道你是好人。我那个小人书店就要关张了,这里有一些挺好的书,其中还有你当年送给我的。看样子这些书在我那儿是保存不住了,所以我决定分头送个你们这些在我这个书店长大的孩子。如果你觉得危险就把它烧了,反正我是不要了。”说完,他放下口袋就走了。
几天后,拐角那家小人书店果然被当做宣传“四旧”的阵地被捣毁,无数我当年因为没钱还没有读过的书都成了灰烬,老板也被打成牛鬼蛇神,并且从此不知去向,这么多年也没有消息。
这几年小人书作为收藏品,在市场上增值不小,而且幅度最大的就是这位老板托我保存的那些书。这里,我借这篇文章,告诉这位我不知姓名的老板或是其后人,那些书一直保存着,而且都很完好。如果您觉得这里的故事与您的经历相近,可以与我联系。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