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治愈吗 https://m.39.net/pf/a_4793212.html高尔基曾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是的!母亲之于孩子,是最亲密的存在。母亲是人生的第一本教科书,她给了我们拥抱世界的力量。
昨天是母亲节,我们梳理了多位企业家和母亲之间的故事。这些感人肺腑的故事都印证着:每位成功的企业家背后,都有一位与众不同的优秀母亲!
1.
车建新:父母是我成长成才的根
在父亲的灵前,我想起了15年前便离开了我们的母亲。我母亲叫蒋龙英,和父亲一样,在常人眼里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但在我的眼中,父母的形象是那么高大,那么不平凡。古人有句话叫“家学渊源”。我的父母虽然没有什么文化,更谈不上有高深的学问,但他们身上最本质的勤劳、俭朴、正直和特有的情商,不仅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的创业之路,更影响着我的整个人生。
记得87年的时候,我也已创了近百万的资产,而母亲已身患癌症。那天我买了一些菜专程赶到乡下去看她,母亲当时还在田里撒麦种,本来她看见我来是蛮高兴的,可一瞧见菜篮子里的豆腐多了一点就责问道:“你是买了四角钱吧,太浪费了,买两角就足够了,你真不会‘做人家’!”(‘做人家’系常州方言,意为节约)
我被母亲说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不就是二角钱吗?但后来,我越来越懂得,父母从不追求享受,更谈不上奢侈,是要让我们注入“一分钱掰两片花”的节俭观!正因为如此,在我创业的历程中,我总是本着俭朴的原则,尤其是个人生活上从不浪费奢华。
我一直说,我成功没什么特别的秘诀,就是勤劳与诚实,实干加巧干,这个巧干就受益于母亲颇多。记得当年我们家分的田比较偏远,但我父母不争不抢,非常大度,尤其是母亲每天总是乐呵呵地去田里干活。她有个特点,就是每一趟去田里总不让担子空着,去时将猪灰带去做肥料,回来时正好担回田里的庄稼或土块。她有一句名言:“算计不好一世穷”,可以说是我创业之路的照明灯。这个“算计”就是巧干,所谓巧干,就是要动脑子,运用智慧来研究战略赢得成功。
我要说的是:父亲母亲,你们是普通的农民,普通的泥瓦工,平凡的人,平凡的父母,但你们更是伟大的教育家——因为,当我们这些枝叶正在蓬勃生长的时候,我们永远都在吸取着根的养分——父亲母亲,我永远的根!
2.
董明珠:到了天堂再尽孝道
我妈妈在年离开了我们,当时公司的事特别得多,所以我没有在她身边。这件事情一直伴随着我,我经常地哭,没有对妈妈尽孝道。但是,我觉得妈妈没有怪我。
记得有一年她摔了,医院,我去看她的时候,她并没有埋怨我说“你为什么这么久才来看我”,而是自豪地跟她病房的病友们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女儿现在是珠海市政协委员。”后来我仅仅陪了她一天就回去了。
记得是在年吧,当时我遇到巨大的困惑,就是格力电器究竟怎么走?我该怎么办?是坚持我的原则,还是和别人去斗或是放弃?这种折磨最终让我病了。
我很坚强,一般不爱哭,一直纠结纠结,最后把我压垮的是有一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妈妈,我那天抱着我妈妈嚎啕大哭,拼命地喊、拼命地叫。我只记得我妈妈说了一句话,她说你自己想好的事就要坚定地干。
我醒来以后浑身全部轻松。从那一刻起,我就想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只要你坚持原则,坚持是对的,你就要做下去,无论别人怎么说你。
我还想跟我妈妈说,有一天当我到了天堂落到你的身边,再尽我的孝道。
3.
郭广昌:陪伴家人不能等到第8日
前几天,复星的几位同学专门为母亲节制作了一个视频,叫做《第8日》。寓意是现在大家一周7天都在工作、学习、应酬、社交,周而复始,也许只有在“第8日”,才能真正好好陪陪家人,尤其是父母。但实际上,第8日永远也不会到来。也就是说陪伴家人,真的不能等到第8日。
细细看完,很感动,但心情也有一些沉重。因为我的母亲已经永远离开了。在她最后的那几年,因为工作特别忙,我都没法多回家看看、陪陪她。
从记事起,我对家庭的记忆更多是在我母亲身上,她忙里忙外、操持家务。
在我初中毕业的时候,家里条件并不是太好,如果我选择去读中专就能马上赚钱补贴家里;但如果读高中、大学,就还要继续花家里的钱。当时我的父母是很清楚我想读大学的心思的,尽管家里再困难、他们和我的两个姐姐再辛苦,我父亲也一点没犹豫,让我专心学习,一直供我去了复旦。
后来我创业有了点积蓄,但我的父亲和母亲仍然过得非常节俭。过去二十多年,我也给了家里一点零花钱,除了维持家里正常的生活,也都被我的父母拿来接济更多有困难的人、为村里修路,等等。
我们做子女的,尤其是我常年在外,父母健康、能享天伦之乐,也成了我们后辈最大的幸运和期盼。
4.
李东生:慈爱永留心间
我母亲陈萌年生于潮阳的一个华侨世家。虽然家境并不富裕,而且潮汕地区重男轻女观念较重,但外祖母还是尽其所能支持女儿读完高中。
母亲一生好学上进、正直善良、勤俭操劳、乐于助人,为人处世明辨是非、深明大义。她养育了我们兄妹,并身体力行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做事;我有今天的成就,母亲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
当年我们一家七口,兄妹三人加上6岁就到我家生活的小姑,一共四个孩子,还有老祖母。那个年代生活并不宽裕,但母亲总是努力把家操持得井井有条,温馨快乐;过年她总是亲自动手为每个孩子做一件新衣服,让我们能穿得整洁漂亮。
后来家境条件已经很富足,但母亲始终保持她简朴的生活习惯。从不买首饰,也从不买贵重的衣服;我买了送她,也很少穿戴,而且每次都再三叮嘱不要再买,用不上。后来我们给她买东西,都会将价钱折半说,以免被责怪。母亲到广州探亲治病也不愿住高档酒店,几年前还坚持要坐公交车往返深圳、广州。但母亲和父亲却常常用自己的钱资助家乡的一些公益项目,母亲还特别乐意资助后辈的孩子上学。
有件事让我印象深刻,那是14年前,我们公司有位高管涉嫌贪污挪用公款赌博被调查,他找母亲求情,母亲断然拒绝。他竟然威胁说如果不救他,他会把我也牵扯进去。母亲当即大义凛然地跟他说:如果我儿子真的也贪污,那他自己该承担责任,你不用拿这个来威胁我。母亲当时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我,她是相信我绝对不会牵涉其中。我事后知道此事,内心的感受难以言表。这几年母亲身体欠佳,但每次生病住院,她总是不让告诉我,怕我分心,增加压力。我的事业做得越大,找我母亲说项的人就越多,但母亲总是自己设法将事情处理好,从不要求我“走后门”违规办事。
母亲是在年初被诊断出肝癌,当即做了局部切除手术。康复后一直定期检查治疗,妈妈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疾病。这次病情突发前她刚在广州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回来后自我感觉一直较好;虽然医生多次提醒我们母亲的病情有很大的突发危险性,但我们大家更愿意相信她已经度过了这一关。这次母亲病情突发,虽即刻送院全力抢救,但次日就不幸逝世,让我们都难以接受。
医院时,母亲还很清醒,她拉着我的手对我说,我是她这辈子最大的骄傲,她看到我的事业发展,听到外面对我们企业积极的评价,感到特别欣慰。她说自己已经85岁了,这一生已没有什么遗憾了;唯一放心不下的是看到我长期劳累,压力太大了,担心我身体吃不消。听母亲这样说,让我更感内疚。我虽然很想孝顺父母,但能够陪他们的时间太少,每次回家吃饭,妈妈都特别高兴,亲自下厨做菜,让我陪父亲喝两杯;但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她总是为别人着想,为亲人为孩子着想,很少为自己着想;她总是默默地付出而不要求回报,只求耕耘不求收获。她的离去让我们突然感到家庭没有了顶梁柱。虽然阴阳两隔,我们衷心祝愿母亲能早日到西方极乐世界,祝愿母亲能保佑所有她关爱的人。
5.
李开复:母亲赠与我的十件礼物
我是个特别顽皮的孩子,几乎不可能安静地在一个地方坐上半小时;上课特爱讲话,甚至惹得忍无可忍的老师用胶带封了我的嘴:为了能晚睡一小时。我把家里的钟表全调慢一小时,害得母亲第二天迟到……但母亲并不像其他家长一样对我严厉管教惩罚,反而觉得我非常有趣。
我想,母亲一定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才能如此容忍甚至欣赏孩子的调皮和淘气吧。母亲陪我们玩游戏总是很投入,有次她跟哥哥玩水战,在楼上看到哥哥从楼下经过。就把一盆水全倒在了他头上,两人玩得开心极了,家里却变成了一片汪洋。
母亲的宽容和“顽皮”并非没有节制。一旦与我的成长、未来相关,她就会变得严肃起来,要求也非常严格,甚至没有一点通融的余地。在这样的教育下,当其他同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我已会背《九九乘法表》和古诗词了,我并不热衷于撒娇,我渴望长大。
对于母亲,我充满感谢、感恩和感动。感谢母亲赠与我的十件礼物。这十件礼物,塑造了我的性格,建立了我的自信,奠定了我的基础,教导了我如何做人,如何教育孩子,更留下了我一生最温馨难忘的回忆。这十件礼物,任何一件都足够改写我的一生。
第一件礼物:完整的家庭;第二件礼物:我的生命;第三件礼物:最细腻的照顾;第四件礼物:快乐和幽默;第五件礼物:勤奋努力;第六件礼物:自信和自主;第七件礼物:谦虚诚信;第八件礼物:热爱读书和打开世界之门;第九件礼物:对家国的情怀;第十件礼物:爱的牵挂。
有人说:子女是父母最甜蜜的牵挂。直到我有了孩子,我真的明白这句话,也因此而特别怀念那一段母亲把我揽在怀里的岁月。
其实,每个人不管年纪有多大,事业上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在母亲眼里,你还是她的孩子,还是让她魂牵梦系的牵挂。而这种牵挂,让你无论遭遇多大磨难,内心都能滋长出强大的甜蜜力量。
我很庆幸有这样一位既传统又开明,既严厉又温和,既勇敢又风趣,既有爱心又有智慧的母亲。她的教育既有中国式的高期望,也有美国式的自由放权;既有中国的以诚待人,也有美国式的积极进取。如果说我今天取得了一些的成绩,那么这些成绩都是来源于母亲的教诲、牺牲、信任和支持。
6.
茅理翔:父母教会我做这样的人
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两年四次频搬家、饭桌只见梅干菜,这是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而给我温暖和安定的是一张老式宁波大床。我出生在这张床上,这张床伴随着我的成长。在这张床上,只读到小学三年级的父亲会跟我讲“做人要正直诚信”的教诲,我的母亲则多少次在煤油灯下做衣服、编草帽到天明。
也是在这张床上,我度过了青少年时期最灰暗的时光——因严重关节炎两度瘫痪在床而不得不放弃良好的高中学业。但庆幸的是家人对我的不离不弃,我的父母多方求医不放弃,我的兄弟姐妹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给我支付费用,加上我内心那股不甘心的劲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牛虻》是我的精神源头,《中医学概论》是我的自治良方。我克服了上天对我的考验,我重新站起来了。家的温暖与和谐如涓涓细流,是我创业人生中最好的抚慰剂。
我之所以走上创业道路,一是受父亲的影响,他毕生奉献于军属福利企业,对我言传身教;二是受母亲的影响,她从小就教育我“要为茅家争气”。所以,我在儿女小时候也对他们讲,我们要创一个茅氏集团,要为民族工业做贡献。
我的母亲,一个从没有读过书的乡下妇女,会跟我讲从他处听到的“落难小生中状元”的戏剧故事,告诉我要“穷有志气,好好读书”;会在我闯祸后面对气势汹汹的乡邻上门指责并要求赔偿“斤谷子”时不卑不亢、绝不赖账,即使代价是家中接下来的口粮全无且要舍下脸面向亲戚朋友求助……我的父亲母亲教会了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7.
任正非:唯一有愧的是父母
妈妈程远昭,是一个陪伴父亲在贫困山区与穷孩子厮混了一生的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园丁。
回顾我自己已走过的历史,扪心自问,我一生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事业与员工,无愧于朋友,唯一有愧的是对不起父母,没条件时没有照顾他们,有条件时也没有照顾他们。
我们兄妹七个,加上父母共九人。全靠父母微薄的工资来生活,毫无其他来源。本来生活就十分困难,儿女一天天在长大,衣服一天天在变短,而且都要读书,开支很大,每个学期每人交2-3元的学费,到交费时,妈妈每次都发愁。
与勉强可以用工资来解决基本生活的家庭相比,我家的困难就更大。我经常看到妈妈月底就到处向人借3-5元钱度饥荒,而且常常走了几家都未必借到。
直到高中毕业我没有穿过衬衣。有同学看到很热的天,我穿着厚厚的外衣,说让我向妈妈要一件衬衣,我不敢,因为我知道做不到。我上大学时妈妈一次送我两件衬衣,我真想哭,因为,我有了,弟妹们就会更难了。我家当时是2-3人合用一条被盖,而且破旧的被单下面铺的是稻草。
妈妈其实只有高中文化程度,她要陪伴父亲,忍受各种屈辱,成为父亲的挡风墙,又要照顾我们兄妹,放下粉笔就要和煤球为伍,买菜、做饭、洗衣……什么都干,消耗这么大,自己却从不多吃一口,保证人人都能活下来。
她的学生中,不少是省、地级干部及优秀的技术专家,他们都对母亲的教学责任心印象深刻。妈妈这么低的文化水平,自学成才,个中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
上世纪末的最后一天,我在公务结束之后,买了一张从北京去昆明的机票,去看妈妈,还与母亲约好,今年春节我不工作,哪儿也不去,与几个弟妹陪她到海南过春节,痛痛快快聊一聊。
前几年我每年也去看看妈妈,但一下飞机就给办事处接走了,总是与父母匆匆一别。妈妈盼星星、盼月亮,盼唠唠家常,一次又一次地落空。他们总是说你工作重要,先工作,先工作。
这次我是彻底想明白了,要陪妈妈,我这一生还没有好好陪过她。没想到最终成为泡影。
年1月8日出访欧洲,结束就收到一个惊人的消息:“母亲被车撞了,伤势严重,速归!”回到昆明,我看见妈妈一声不响地安详地躺在病床上,不用操劳、烦心,好像她一生都没有这么休息过。
我真后悔没有在伊朗给妈妈打一个电话。因为以前不管我在国内、国外给她打电话时,她都唠叨:“你又出差了”,“非非你的身体还不如我好呢”,“非非你的皱纹比妈妈还多呢”,“非非你走路还不如我呢,你这么年纪轻轻就这么多病”……
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憾事。如果我真打了,拖延她一两分钟出门,也许妈妈就躲过了这场灾难。这种悔恨的心情,真是难以形容。我看了妈妈最后一眼后,她溘然去世。
听妹妹说,母亲去世前两个月说她存有几万元,以后留着救哥哥,他总不会永远都好。可怜天才父母心,一个母亲的心有多纯。
8.
俞敏洪:母亲造就一生立足之本
每一个妈妈都会用她的温暖、坚韧、勇敢、不屈和进取的精神,从我们出生时起,为我们支撑起一个家。这个家因为有妈妈而完整,可以躲避风雨的侵袭,也让人看到最艰难时候的希望。有了家我们就有了安心,心就有了安放的地方。从小到大,我妈妈就我而言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妈妈在那里,家就在那里。
家给我的第一个感觉,至少我自己的家,其实不是温馨而是艰辛。打我记事起,就深刻感觉到人生的不易。我大概四五岁的时候开始记事。
老太太一天到晚干农活,没日没夜,带着生产队的人干农活,还常常子宫大出血。我常常看到她就快要死掉的样子,束手无策,也让我们姐弟俩惊恐万分。即便这样,每年我们家也会比其他农民多养两到三头猪。其实养猪是一件挺累的事情,南方人养猪要吃熟食,不是散养,必须要给猪做饭,所以我小时候记得最多的就是我跟我姐一起,天天给猪做饭吃,做猪食。也因为这样,我们家没有真正的短衣少粮过,因为老太太的勤奋。
记得小时候,南方雨水多,一下雨,家里的盆盆灌罐就不够用,到处都是接雨的,要是下了暴雨,就拿盆子往外舀雨。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在这样的艰辛环境下,我妈妈作为全家的主心骨,带着全家屡屡在绝望中不放弃,不罢休,一直维持着家的完整,也给了我们家的港湾,让我深刻理解了家的含义——家的含义不是在父母庇护下的和风细雨,而是父母带着孩子,不管遇到多少困苦都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对未来的追求。可以说哪里有妈妈,哪里就有安全和温馨。尽管小时候的环境很艰苦,但是儿时的记忆依然充满了很多温馨的时刻。
一个有见识的妈妈,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我妈妈尽管文化水平不高,一天学都没上过,但是一直是一个特别有见识的人。她一生都为自己没有上过学而苦恼,所以对上学有着无比痴迷的渴望。大家可能不知道,老太太到了八十岁的时候还在认字,还在一页页的读书。
老妈妈的为人处世,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榜样,可以说造就了我们一生的立足之本。从我记事起,就记得妈妈一直是非常无私地帮助全村的老百姓,她做了很长时间的妇女队长,带领全村老百姓起早贪黑地干农活。谁家有困难,一定是鼎力相助,不遗余力。我也记得清楚,村民们常常会聚在我家,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大家的困难。
我从我妈妈身上学会了无私的精神,助人为乐的精神,慈悲为怀以及集体主义、共同团结的精神。这些品德一直引导我做人做事,直到今天。保持做人的底线,在妈妈身上一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一光辉到今天还在照耀着我前行的道路。
最后三年,老太太在我身边,过着从来不生气,给什么吃什么,让坐让睡都随意的这样一种生活。我一直认为,这是对老太太过去那么多年艰苦奋斗的一种回报。现在妈妈已经驾鹤西去,在九十岁的高龄往生极乐世界,尽管我内心悲痛难忍,但我知道她一生积德,实际上是脱离了人间苦海,去到另外一个世界享福去了。
不管我们多大多老,失去父母的世界,我们都是孤儿,从此只能在世界上孤独的流浪。有父母在我们还知道来路,失去父母我们只有归途。好在父母留下的精神和温暖,总会让我们找到生的力量和爱的力量,让我们继续去坚韧不拔的生活,去爱这个世界,去爱我们的家人、朋友、孩子、同事和战友。我们知道生的世界本来是孤独的,是因为我们的互相温暖,才会让阳光更温馨,也才会让黑夜不再漫长。
尽管我妈妈在现世已经离我们而去,但她会一直活在我们心中。在每一个孤独和艰难的时光,老妈妈都会陪伴我们。在每一个欢乐、喜悦的时光,老妈妈一定会和我们一起欢聚。
妈妈,永远是一种无限的存在!
(来源:传承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