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夏日清凉4瘦西湖
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这样俗,老实说,我是不喜欢的。下船的地方便是护城河,曼衍开去,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这是你们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还有许多杈杈桠桠的支流。这条河其实也没有顶大的好处,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静,和别处不同。
2法海寺
沿河最著名的风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桥;最远的便是平山堂了。金山你们是知道的,小金山却在水中央。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错--可是我还不曾有过那样福气。下河的人十之九是到这儿的,人不免太多些。法海寺有一个塔,和北海的一样,据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盐商们连夜督促匠人造成的。
两爬馆蟒蛇展区经过2个月的封闭改建,终于装修完成啦!蟒蛇们跨越小康,一朝“乌鸦变凤凰”,从双蛇宿舍转入生态化豪宅的蛇们,想必心情和饲养员们一样欢喜。
升级后的蟒蛇展区绿意盎然
对于蟒蛇新家的环境丰容布置,经过工作人员们反复讨论,定下了生态化的基调。工作人员在展区种植了小灌木、蕨类植物,铺设了草皮,使展区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息。开展本土植物丰容是接下来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饲养员们在动物园里寻寻觅觅,收集了不少木椴、藤条、石块以及一些特色的植物来为新的蟒蛇展区点缀,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垂盆草
展区里还放了一些木椴,也在溪流上架起一根“倒木”,藤条缠绕着它们,水泥面上铺设了的水苔和黄石让森林的气息浓郁了不少。
清澈的溪流里种植了各式各样的挺水植物,石菖蒲、水竹就是其中的一份子,小溪里布满大小不一的卵石,使它显得生机勃勃。假树下的地面、溪流岸边种植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如天胡荽、垂盆草、少花马蓝,江南卷柏等等,使展区里充满生机。
这些都安排上了还觉得不够,工作人员又选择了一些与蟒蛇同生境的昆虫和真菌标本来点缀展区。考验眼力的时刻来啦!
采用昆虫标本应用于动物展区生境的“装饰”首先要考虑到选择的物种需要与展示动物的野外分布保持一致,然后标本布置的位置符合昆虫的生活习性,且不能放在容易被蟒蛇活动破坏的区域或位置。于是经过两爬馆组员的仔细研究后,选取了亚洲亚热带、热带的森林昆虫——巨锯锹甲、独角仙(双叉犀金龟)、凸星花金龟、大竹象、黑蚱蝉的标本,粘附在假树上的末梢上,这样既能让游客看得清楚,又能让蟒蛇不容易触碰到,毕竟,真标本可不是塑料模型,可是比较脆弱的呢。
左至右:双叉犀金龟、凸星花金龟、巨锯锹甲
大竹象
黑蚱蝉
这些都是工作人员自制的私藏珍品哦~
此外还采用了中国南方森林里的“仙草”——赤灵芝的标本,固定在展区外侧的倒木上,用于营造林下的生境。
蟒蛇展区主要饲养展示亚洲南部的缅甸蟒和网纹蟒,展区环境设计上除了设置基本的山岩、瀑布、假树、乔灌藤草蕨等植物外,还利用亚洲南部本土的昆虫和真菌标本点缀展区,不仅让展区模拟的森林生境变得更活跃,也能使得游客了解到蟒蛇栖息的森林生境中有哪些奇特而有趣的“邻居”,增添了科普的趣味性。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有请主角登场!
新蟒蛇展区开放首日,放入缅甸蟒三条。只见它们缓缓地挪动身子,认真感受自己的新居~
蟒蛇展区控制一定温度和湿度,夏天配有风扇,湿润而舒爽~
展区中最小的一条缅甸蟒,体重25kg
展区中最大的缅甸蟒(白化),重达50kg
身形最大的它却是最害羞的常常躲在草丛中
目前,三条缅甸蟒已经正式入驻新居,此后还会陆续有网纹蟒搬进新家,当然,完善生态化环境丰容将成为持续工作,希望蟒蛇们在舒适的豪宅中能够安心扩大族群的规模。
文:朱建青韩似刚
图:朱建青韩似刚梧桐潘秀文
●动物奇妙夜2.0版7.31—8.2四期活动报名开启!
●一小时找到48种野生动物!“发现我身边的野生动物邻居”摄影征文活动火热进行中!
●都是鸟,为什么蛋蛋的差别那么大?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