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脂肪肝患者,减肥比ldquo降 [复制链接]

1#
肥胖不仅可诱发脂肪肝、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还可诱发或促进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要想健康长寿,无论是正常人还是慢性肝病患者,均应避免脂肪过度堆积,特别要防止以腰围增粗为代表的内脏型肥胖。减肥比“降酶药”有效处理肥胖相关的转氨酶升高,并非应用联苯双酯、垂盆草冲剂等降酶药物,而是减重。一般地说,体重每下降1%,血清转氨酶可降低8.3%;体重下降10%,升高的转氨酶多能恢复正常。若体重持续增长,转氨酶往往居高不下。因此,健康体检偶然发现血清转氨酶升高者,若存在超重、内脏型肥胖,以及近期内体重明显增加者(>3kg),应先进行减肥治疗。减肥可逆转脂肪肝因超重和肥胖导致的单纯性脂肪肝,减肥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治疗选择。而对于超重和肥胖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而言,科学减肥可提高保肝药物的疗效。肥胖性脂肪肝患者若在半年内使基础体重下降10%,肝内脂肪沉积可完全消退,肿大的肝脏可回缩,肝功能亦可恢复正常。减肥使抗病毒治疗“事半功倍”合并肥胖和脂肪肝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需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进行减肥治疗,特别是在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时。减肥对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有积极影响。许多乙肝病毒携带者因病毒与肝脏能够和平共处,本来并无肝功能异常,可能因近期体重和腰围增加,并发脂肪性肝炎,才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升高。此时最好的处理措施是减肥,而非“抗病毒”。因为就肝功能损害原因而言,乙肝病毒仅仅是“旁观者”,此时进行抗病毒治疗(特别是应用干扰素),往往与事无补;而减肥则可使脂肪肝逆转、转氨酶恢复正常。即使是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先行减肥和治疗脂肪肝,也可使随后的抗病毒治疗“事半功倍”。肝移植术后出现肥胖相关肝病者,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控制体重和防治糖尿病,以防脂肪肝复发和肝功能损害加剧。减肥不宜过快过猛尽管肥胖是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少数患者在快速减肥后,肝组织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加重,甚至发生肝功能衰竭和死亡。因此,减肥过程中必须监测体重和肝功能。体重下降过快的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加用保肝药物,避免肝功能恶化。饮食治疗是脂肪肝的基本疗法饮食治疗是绝大多数慢性脂肪肝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也是预防和控制肝病进展及肝外并发症的重要措施。脂肪肝患者每日应摄入四大类食品:谷薯类、菜果类、海产品和畜禽肉类,以及油脂类。脂肪肝患者主食为富含多糖(复合糖类)的食品,如米饭、面条、馒头、土豆等。这类食物中的淀粉不会使血糖急剧增加,且体积大、饱腹感强,应该作为身体的主要热量来源。同时,脂肪肝患者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每日宜摄入25~30g。膳食纤维也是多糖的一种,在胃肠道内不被消化吸收,不产生热量,有助于降血糖、降血脂、保持大便通畅,并减少饥饿感。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脂肪是看得见的(如动物油、肥肉等),而有些脂肪是看不见的(如鸡鸭鱼肉、奶类、蛋类、坚果等),后者尤其要引起重视。高蛋白质饮食可能有助于减重,改善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血糖稳态,并抵消高脂饮食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不良影响。不过,蛋白质摄入过多会损伤易感个体的肾功能,不宜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豆类蛋白摄入过多则可加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此外,脂肪肝患者还应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有粗粮、干豆、蛋类、绿叶蔬菜;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新鲜蔬菜、水果。富含钙质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海产品。需要注意的是,脂肪肝患者应控制钠盐的摄入,每天限制在<6g;合并高血压和肝硬化腹水时,每天钠盐的摄入量应<5g。作者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内科暨脂肪肝诊治中心 范建高村医之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