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鸡骨草 [复制链接]

1#
利水渗湿药-利湿退黄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苦寒,主入脾、胃、肝经。苦寒则能清泄湿热、故以利湿退黄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湿热黄疸,症见目黄、身黄、小便黄等。部分药物还可用于湿疮痈肿等证。临证可根据阳黄、阴黄之湿热寒湿偏重不同,选择适当配伍治疗。

鸡骨草

Jigucao

来源:

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AbruscantoniensisHance的干燥全株。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除去杂质及夹果(种子有毒),切段,生用。

产地/p>

生于山地或旷野灌木林边。分布广东、广西等地。产广东、广西。

相关名字/p>

红母鸡草、石门坎、黄食草、细叶龙鳞草、大黄草。

性味归经/p>

甘、微苦,凉。归肝、胃经。

功效: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

性状鉴别/p>鸡骨草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药材性状

干燥的带根全草,多缠扎成束。根长短粗细不等,主根圆柱状或圆锥状,表面灰褐色,具纵横皱纹,侧根多与主根垂直横生;主根坚硬,不易折断。茎藤状,粗1.5~2.5毫米,表面灰棕色,粗糙,小枝红棕色,较平滑;质坚,断面不平。气微香,味微苦。以干燥、洁净,根、茎、叶全者为佳。

主治病证:

1.黄疸。

本品甘苦而凉,具有清热利湿而退黄之功,治疗肝胆湿热郁蒸引起的黄疸,可单味使用,或与茵陈、地耳草等药配伍,以加强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作用。

2.乳痈。

本品有清热解毒之功,治疗乳痈,可用本品鲜叶捣烂外敷。

3.胁肋不舒,胃脘胀痛。

本品入肝胃二经,具疏肝止痛功效,治肝气郁结之胁肋不舒,胃脘疼痛、常与两面针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

使用注意:

凡虚寒体弱者慎用。本品种子有毒,不能入药,用时必须把豆荚全部摘除。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相思子碱、相思子皂苷、黄酮类、氨基酸、糖类、相思子皂醇、甘草次酸。

2.药理作用:鸡骨草粗皂苷有保肝作用,本品煎剂可增强肠蠕动。

3.临床研究:据报道,取鲜鸡骨草,加红糖,煎服,儿童减半,治疗各型肝炎,均取得较好疗效(浙江中医杂志.)。

注:内容来自教材和网络,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下期中药预告

下期预告,你能猜出来是什么吗?

请在文章下留言~

相关阅读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虎杖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垂盆草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地耳草

收录于话题#学中药

下一篇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地耳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