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1年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是怎样得的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0627/4197592.html

年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

满分分,考试时间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衷(zhōng)畎亩 殚精竭虑(dān)杳无消息

B.镌刻(xié)
  折戟 正襟危坐(jīn)藏污纳垢

C.一厝(chuò) 殷勤夷为平地(yí) 抑扬顿坐

D.拂士(bì)
  于腐 同仇敌忾(qì)
   不能自已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档电视节目,内容惟妙惟肖,赢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B.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运用夸张和想像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得淋漓尽致。

C.看到孩子的不文明行为,有的家长无动于衷,这是很不应该的。

D.古人在修建这些建筑时,借助山势,因地制宜,显示出了高超的建筑水平。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B.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C.身在边缘之人往往能欣赏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独一无二的独特景观。

D.通过他一辈子的奋斗,使他的生活状况大为改观。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

B.隔壁教室里好像是李老师在上课。

C.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D.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利用,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

5.七(16)班小明同学上语文课不认真听讲,还影响同学学习,李老师用最和缓的语气批评了他,让他改正错误。你认为下面哪一位应该是李老师批评的话语()(3分)

A.上课讲闲话做小动作,难道你这样的行为是对的吗?

B.上课讲闲话做小动作,你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

C.上课讲闲话做小动作,你这样的行为不能不说是错误的。

D.上课讲闲话做小动作,你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敬业与乐业》选自梁启超先生的《饮冰室合集》,本文是一篇演讲词,提出来“敬业”的主旨,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

B.《傅雷家书两则》选自《傅雷家书》,傅雷,翻译家,文艺评论家。所选这两篇书信,都是父亲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信。

C.《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本文是一篇小说,文中写了“我”跟藤野先生的交往经历以及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D.诸葛亮的《出师表》是一篇千古传诵的表文,追述了自己追随先帝创业的经历和“受命已来”的工作同时,抒写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②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③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④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⑤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⑥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⑦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接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7.对“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山的堆叠讲究艺术,技术并不重要。

B.假山的堆叠是艺术的产物,但也少不了技术。

C.假山的堆叠是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

D.假山的堆叠既讲究技术,更讲究艺术。

8.“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这句话的作用是()

A.说明苏州园林中的桥梁形式多样。

B.突出苏州园林追求自然之趣,绝不讲究对称的特征。

C.强调苏州园林建筑艺术的多样化。

D.说明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9.文中写池沼用了七句话,层次划分准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是入画的一景”指的是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

B、“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中“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D、三段文字的第一句话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过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1.下面各句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12.下面对句子“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你的心太顽固,顽固到一窍不通,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B.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

C.你思想的顽固,到了不可开窍的地步,连妇女和小孩都不如。

D.你的心很固执,固执到不可改变,还不如妇女和小孩。

13.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很大。

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C.从“杂然相许”和“邻人京城氏之霜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句可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

D.选段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14.作者写《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A.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固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

D.宣扬因果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

四、(6分,每小题3分)

阅读唐诗,完成15--16题。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5.对《饮酒》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16对《饮酒》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第Ⅱ卷(表述题共分)

五.(17分)

17.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7分,每空1分)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2),浑欲不胜簪。

(3)黑云压城城欲摧,。

(4),星河欲转千帆舞。

(5)无可奈何花落去,。

(6)兴尽晚回舟,。

(7),恨别鸟惊心。

18.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题目。(5分)

请从“读书、成长、感恩、报答、希望”中选取三个词语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5分)

走襄阳,开阔视野;游天下,增长见识。班里开展“背起行囊走襄阳”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背起行囊一起出发吧!

(1)[拟写标语]出发前,班主任做了动员讲话,他说:“襄阳,青山绿水遍布,名胜古迹众多,民风民俗淳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们背起行囊,行走在襄阳的大地上,去开阔眼界、累积知识、增长才干吧!”请你依据班主任的讲话,仿照前句,在横线上补写后句,形成一条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宣传标语。(2分)

宣传标语:游览青山绿水开阔眼界胜读万卷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班主任设计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开动脑筋再设计一种。(2分)

活动一:探访名胜古迹

活动二:寻找最美家庭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

六、(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21-22题。(共14分)

张良奇遇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两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尝:____

(2)有一老父,衣褐衣:____

(3)良因怪之因:____

2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父去里所,复还,日:“孺子可教矣!”

②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22.结合张良的奇遇,概括分析老人这样做的原因。

七.(16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23~26题。

香椿的味道

*霞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丫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里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年第5期,有改动)

23.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4分)

24.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25.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6.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4分)

八、写作(5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华严经》里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最初的理想,执着追求,人生才得善始善终。初心,就是自己最初的本性,是仁心、爱心、孝心、忠心;是信心、雄心、痴心;是悲悯之心、感恩之心;也是人生中始终如一的信念、梦想、目标等。漫漫人生路,坎坷泥泞多,纷繁诱惑多,在人生的路上,我们应当不忘初心,不因为别人的风向而改变自己。你的初心是什么?是否动摇或改变自己的初心?是否还在守望自己的初心?

请以“守望初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字;(2)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也可以展开想象,编写故事等;(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字母代替)。

年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八上二)参考答案

一、1.A2.A 3.B4.B 5.D6.CC项,错误。“本文是一篇小说”,错误,应为“本文是一篇散文”。《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12部分组成。选项说法错误。

二、7.A8.B9.C10.D7抓住句中“不仅”这一词语来分析即可。

8此句的主要作用是为了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的。9正确的层次为①‖②③④‖⑤⑥‖⑦。10D、三段文字的第一句话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

三、11.C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故选C。12.B13.B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14.B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的本意并不在于“移山”或者“搬家”,它所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持之以恒的精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毅力”。这座山只是象征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某一种困难,我们完全可以凭借我们的智力、毅力或者体力去征服它、解决它。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故选B。

四.15.A16.C

五.17.略

18.示例:我要努力读书,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报答父母与老师的辛勤培养。

19.(1)示例一:探寻名胜古迹累积知识须(“要、应、当”等)行万里路 示例二:体验民风民俗增长才干须(“要、应、当”等)行万里路

(2)示例一:品尝风味美食 示例二:搜集民间故事

六、20.(1)曾经(2)穿(着)(3)以此为……

21.(1)老人走了一里路左右,又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年轻人可以教育!”

(2)过了一会,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应该像这样。”

22.老人这样做是为了检验张良是不是一个有爱心,有耐心,诚实守信的人。

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年代:西汉

参考译文:张良曾经有空闲,从容地在下邳桥上信步闲游。有一老人,穿着麻布短衣,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鞋掉到桥下,回头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拿鞋!”张良很惊讶,想打他,因为他老了,勉强忍着气到桥下捡来了鞋。老人说:“把鞋给我穿上!”张良(想)已经给他捡了鞋,就跪着给他穿上了,老人伸着脚承受,(而后)笑着离开了。张良很惊奇,目送老人走了一里左右,老人又回来了,说道:“小伙子值得教导。过五天,天刚亮的时候,和我在这儿相会。”张良因此觉得奇怪,跪着回答:“好。”

五天后天刚亮,张良去到桥上,老人已经先到了,(老人)发火说:“同老年人约会,(却)晚来,为什么?”(说罢)就走,(嘱咐)说:“五天以后早早相会!”五天后鸡叫头遍,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儿)了,又发怒说:“又来晚了,为什么?”(说罢就)走了,(嘱咐)说:“过五天,再早点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这样。”于是拿出一册书说:“读了这册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十年后,将应验。十三年(后),你去看望我,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那就是我。”(说完)就走了,没有说别的,没有再见面。

天亮后,(张良)看那册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就感到很惊奇,常常反复地诵读它。

七、

23.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香椿芽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在枝尖绽放时的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香椿树比作老者,把香椿芽比作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初绽时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24.[解析]本题考查动作描写的作用。第④段具体描写了“香椿鱼儿”的制作过程,具体分为三个步骤,即香椿叶地清洗腌制、面糊的制作、裹面油炸。三个步骤,作者都运用了大量的动词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回答此题要落脚在两点:一是大量动词的运用使描写很细腻;二是从这些描写能概括出母亲的某些特点或品质,比如做事麻利、炸“香椿鱼儿”的手艺娴熟等。

[答案]生动传神(描写细腻),表现了母亲技艺娴熟(做事利落、勤劳能干)。

25.[解析]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结尾段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点:总结全文、画龙点睛、升华主旨、前后呼应、深化主题等。本文中的第⑦段中有几个很关键的句子。其中,“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这句话特别提到了香椿的味道,这就照应了文章的题目。另外,文章的主题是通过写自己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香椿这件事,表达出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本段中母亲在春季让“我”吃上嫩春椿芽,其他季节让“我”吃上干香椿,这香椿里面饱含着深深的母爱,让读者也从中感受到这种母爱的真挚伟大,所以最后一段很好地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答案]照应题目(前文),深化主题。

2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可以从题目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入手。结合全文可知,“香椿的味道”的表层含义是“香椿本身的味道”;香椿经过母亲的巧手变成了餐桌上的美食,所以第二层含义应该是“母爱的味道”;母亲炸好“香椿鱼儿”,“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可见作者“童年的快乐”;作者在结尾这样写道:“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自然文中还诠释着“春天的味道”。

[答案]香椿本身的味道、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春天的味道。铁一般,默默坚守在最艰苦最重要的岗位上,保卫着我们的祖国。

八、27.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