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道传承middot六经次第和辨证眼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著名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中斯医在兹肿瘤之殇

现在肿瘤的病人那么多,我们去看卢师那一年,我去跟一次诊,就发现有时有一半都是肿瘤病人,我那里也是,有时三分之一是肿瘤病人,这样的病人太多了。而病人发现了肿瘤,西医三板斧一上,割掉了肿瘤,放化疗,如果肿瘤割掉没事那就没事儿了,要命的是很多还要卷土重来,还有复发。割掉容易,再来就不容易了,一个人经得起多少次割?所以最重要的是如何去防止它复发,如何去发现它,这就是谏议的作用。所以这个过程中脾胃中土是一定是要维护、呵护的,这是预防肿瘤复发的一个重大的课题。

开眼见太阴

太阴病提纲告诉我们了很多,一个满,一个吐,一个吃不下,一个利,一个痛,这些都昭示我们太阴有问题了,有满,太阴就有问题;有吐,太阴也有问题;有食不下,太阴也有问题;有利,太阴有问题;有痛,太阴有问题。任何一个都告诉我们太阴有问题,我们当了很多年医生的人就很清楚,很明白。对照一下中西医,大家想想化疗的病人绝大多数要出现满,出现吐,出现食不下,甚至出现利,大家说是不是?所以化疗首先伤害的是太阴这个系统,首先就把谏议之官摧毁,为什么经历放化疗以后,很多病人都容易复发,我们就很清楚了,因为谏议之官被摧毁了,所以师父在处理这些放化疗的问题的时候,首先就是要呵护这个中气,开中,复中,保养中气,首先要病人能吃。

肿瘤的中医治疗思路

我这些年一直在说,中医是一门崇尚“礼”的医学,而西医是崇尚“刑”的医学。我们看它是不是尚刑的医学,把肿瘤割掉、放疗、化疗。见过放疗化疗,你就会觉得日本鬼子进村了,三光*策。因为形势没有办法避免,乱世用苛刑,所以实际上卢师一直是不排斥西医的,一直认为刑、礼是要并用的;从古到今,礼部和刑部都是并列,都是一品的大员,上朝的时候,礼部尚书在左,刑部尚书在右,不能说废刑而存礼,也更不能废礼而存刑。所以卢师强调有手术指征的,可以去手术,可以去放疗,他不排斥这一点,因为乱世用苛刑,肿瘤在疯长的时一候你要想去控制它,可以借助西医,但是中医始终是第一选择。而我在师父那里看到的病人,凡是中医跟进和介入的,即使接受放化疗,副作用都几乎降到最低,甚至降到零;在化疗的过程中同样能够吃,能够喝,而不是那么辛苦、那么痛苦。

在我这里,因为跟师那么多年,确确实实也感受到这一点,很多这样的病人到我这里来,他的化疗的副反应可以降到非常非常低,甚至不明显。之前来的时候不得了,确实就是太阴的症状都具备了,满、吐、利、痛、吃不下都出现了。而中医一上,副作用很短时间就减轻,甚至有一些人没有,有也很容易过去,不像过去那样。那么这个意义在哪里?我们从太阴就可以去品,它的意义太大。克服了太阴证,一定能够在控制肿瘤复发上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这个是值得研究的,所以为什么在师父那里的肿瘤病人,我们去看,存活10年的、20年的,很多,而从他对这一类病的处理,你始终看到对中土,对太阴这一块是呵护有加的,为什么?我想道理也在这里。

如何治太阴

然后我们再细细从提纲去品太阴这一篇,看太阴这一篇仲景是怎么治疗的,非常微妙,非常巧妙。太阴这篇讲了两个法,哪两个法?就是桂枝法和四逆法,他没有讲“法”,他讲“辈”,四逆辈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四逆法,然后是桂枝,桂枝是讲桂枝加芍药、桂枝加大黄,这是桂枝汤的变化,实际上也是彰显桂枝这一法。所以我们去品太阴这篇,你就觉得他就是在讲这两个法。他没有多讲,这是偶然吗?我想不是偶然,所以如果我们真想把这样一个珍贵的法脉,要把钦安卢氏这样一个法脉学习好,《伤寒论》的学习是不能丢的。

我自己感到从钦祖到卢氏这里,在伤寒这一脉上已经到了化的境界,所以平时他没有口口声声地放在嘴上,但是你看他步步动作不离开。为什么说仲景称为仲圣、医圣?实际上我们看他的《伤寒杂病论》,他里面没有说《经》曰怎么样,《内经》怎么讲,没有一句是这样的,可是你看整个《伤寒论》,你就能品出他没有哪一点离开了,因为它已经化了。没有化的时候我们喜欢挂在嘴边,实际上化了就没有这回事情,他就是你,你就是他。

所以太阴这一篇告诉我们该怎么样在中宫用力,我们看四逆法、桂枝法,我们就知道很重要的一个变化都在中宫里面,为什么桂枝汤能够变化成桂枝法呢?重大的变化就是在中宫上面,所以我们有术(白术、苍术)。所以四逆法也有很重要的术,这个术绝对是重要的,我们对术的运用那就是了不起的。所以钦祖讲,余凡治一切阴虚、阳虚务在中宫上面用力。这就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由此深入钦安。

医术在理法方药哪个层面

在临证上还有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也就是上午师父谈到的中医的理法方药的问题,本来这是我们方剂学里面的概念,这是中医基础里面的一个概念叫理法方药,但卢门对理法方药的理解,还有我学习的体会,就觉得理法方药这四个字对医来讲是太重要太重要。我们经常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因为虽然这些年我到处讲课,但是今天这一讲昨天晚上我还跟我夫人说,我说不知道怎么讲,说今天我很希望师父有事情离开了,我就可以放肆一点,随便讲,但是师父会坐在下面,这个时候你又知道你讲的肯定会有错,每每我就会想起在童年的时代,小孩犯错了以后看到严父,好像回去是要被打还是要挨骂那样一种心情。昨天我夫人就笑我说,你还有一点回到童年了,我说确实,我是不是返老还童了,心里面就有这么忐忑。但是又觉得避免不了,又不知道是要被打还是挨骂,反正已经做错了事情,回去少不了的责罚。

我的感受,理法方药不仅仅是我们在《中基》、在《方剂》里面会用到,它们还有更重要的意义。经常有一些人问我,刘博士,你看这个病,用这个方行不行?为什么说你一讲师父就知道了你的斤两。为什么忐忑呢?就在这里。当你问这个问题我就知道你在哪一个层面。当你更进一步问,问刘博士治疗乙肝是不是用这个药,当你问的时候我更加知道你在哪个层面,所以说理法方药是衡量我们的医术在哪一个层面的重要尺码。当你还在考虑用这个药治某个病的时候,那你是在药的层面;当你说这个病我是用桂枝汤呢,还是用葛根汤,那你还在方的层面。当这些你都不谈了,可能你就在法或者在理的层面。

这是真实的,因为我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过去我们就喜欢去说什么药治什么病,垂盆草治乙肝,五味子降转氨酶,那你是在药物这个层面;我们经常讲这个病应该用五苓散,那个病应该用猪苓汤等等,那你是在方这个层面;所以执药不如执方,因为你还执在药上,都是药的时候你没有方,方比药就高了一个层次。而执方不如守法,守法又不如明理,所以为什么卢师今天上午一直在讲理呢,就是真实的叫做苦口婆心,就真的希望不要在方药上面去执著,因为方药执著冲顶了,你也就在这方药的层面,这是很可惜的。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所有的大师们都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样才有希望。卢师希望的也是这样,如果一代不如一代,中医肯定是完蛋了。所以我觉得卢师他敢担当,有些地方就超过了他的祖辈,这句话不好乱说的,乱说就大逆不道了。我认为他可以担当,因为从千法万法中提炼出来桂枝、四逆两法,就是因为学问之道一定是越做越简单,如果学问越做越复杂,从十法变成百法,变成千法,变成万法那一定是错的;道家讲的退一步原来是向前,肯定是要从八退到四,退到二,退到一上,这个才是真正的进步。所以在这千法万法中提炼出桂枝、四逆二法是非常不简单的,以后做历史学的人会研究这一点。

所以大家一定要从药上面慢慢退到方,退到法,退到理上面,你能真正把理弄清楚了之后,如果你能不执著于方,能够明理那就差不多了。真正是这样的,其中只要存了一个理,你就能信手拈来。所以我们经常讲这个病怎么治,那个病怎么治,睡眠怎么治,失眠怎么治,我们今天把师父讲的理搞清楚了,治失眠一定没有问题了。所以我经常说我在临床上治疗失眠有非常好的效果,很少没有效果的。为什么?因为这个理你也很清楚,睡眠就是一个归根的过程,就是一个立“极”的过程,不能睡眠,这个过程就有障碍了,哪有一个什么方子?没有,所以我经常用桂枝法治疗失眠,立竿见影。

时间快到了,刚才就利用这么宝贵的时间,把我这些年来跟随师父的一些感受跟大家做了一个汇报,实际上也是向师父做了一个汇报,很惭愧,我也知道师父不满意我这个弟子,但是我会在今后尽力,更好地学习,也希望那么多热心我们扶阳论坛的人在这个论坛上能够真正有收获,谢谢大家!

——选自刘力红老师《扶阳论坛4》讲稿

值年元旦即将到来之际,感恩各位师友学子对三和书院和君商学院·医道传承项目的支持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