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教培人,是时候发力了哟
TUhjnbcbe - 2023/9/15 21:19:00

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疫情的拐点,或者说防疫的拐点的确出现了。

关于这一点,本文将不会赘述,因为现在各地施行的*策、各种专家的解读、各处商业的复苏,已经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毕竟大疫三年,人们的恐慌心理还在,因此,需要一个缓释的过程,但一定不会太久。

而曾经在年疫情爆发后不久,整个社会都在提倡的“后疫情时代”,此次恐怕会真正来临。面对即将到来的疫情,我们走访了数十位教培行业的校长、企业咨询的高管及行业从业者,试图梳理清楚现在大家真正的期待、顾虑与障碍,这也许会帮助得到还在这个行业苦苦挣扎着的人们——对的,“挣扎”这个词语,是我们这几年下来最直接的感受。

除此之外,难以言述的惶恐,也将随着“拐点”一道,慢慢淡去,直至消褪。

但究竟需要多久,还属于未知,但“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遥远吗”的笃定仍然是我们活下去的主要源动力。因此,需要更多人加入进来,抽丝剥茧的进行剖析,进而找到未来的脉络。

★家长们的需求还在么?

很明显,家长的需求依然存在,而且短期内并不会消失。

关于这一点,似乎大家并无太多争议。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尽管有“双减”,尽管有学校发出的各种“倡议”,尽管有的地方甚至将参加校外补习上升到“征信”“评优”的高度,但实际上,仍然无法杜绝学生参加课外补习。

而学生的背后是家长,家长的心里是考试,考试的结局是升学,升学的本质是未来。

这么简单的一个逻辑,规则制定者不可能不懂,甚至,很多人已经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着同样的筛选,但是,这并不妨碍如今在制定、执行相关规定的时候出现不切实际、超出界限的严格与非人性化。

但需求决定市场,这是根本道理,不可能轻易改变。

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是大家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是大家对良好回报率的期待,是大家对美好生活及良好社会地位的渴望······这一切,既是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人民必经的一个阶段,也是小康社会的本质意义,更是迈向未来社会的必须。

倘若蓝领职业工人可以有很好的收入,很高的社会地位,那么,大家大抵不会排斥职业教育,也不会拒绝做技术工人。

倘若所有学校的教育资源都相对平均,管理都跟得上,学生的教育都能够兼顾,成材率都能够有基本保障,那么,大家大抵不会追求名师、名校、学区房。

倘若所有行业的从业者都能够在一个相对公正、宽松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进而老有所养,全家生活有保障,那么,大家大抵不会唯分数论。

······

然而,这一切任重道远、道阻且长。

因此,补课以及补习班就像一个个小蝌蚪,只是成长的初级状态,但不经历这个过程,谁也说不清楚,自己会成为“癞蛤蟆”还是“金蟾蜍”。

当然,他们的父母也不清楚。

★市场这次会真正“爆发”么?

“爆发”对于当下的经济环境而言,有点儿不现实,但会趋于理智与科学倒是真的。

我一向的观点是,社会的经济及流通性并没有完全消失、停滞,但一定会出现重新分配、重新定义以及重新消费。

因此,疫情之前也好,“后疫情时代”也好,甚至在疫情封控期间也好,总有人颗粒无收、度日如年、举步维艰,但也有人盆满钵满、如鱼得水、爆得大名。

君不见做核算的流动站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而且还几乎天天来;君不见封控前超市的所有食物、菜品、肉类都会被一抢而空;君不见药房的退烧药、检测试纸等,动辄就缺货;君不见直播带货的小姑娘们只要扭一扭腰胯,就火箭嘉年华刷个不停·····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独特财富变化,虽然匪夷所思但却事实胜于雄辩。

但无可争议的事实是,消费在萎缩,存款在下降,股市不景气,医药股在疯涨,凌然眼花缭乱的事实背后,是群体的觉醒与进步,当然,也伴随着更加谨慎的消费观念。

这不完全是疫情所致,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即便是在美国,储蓄的增加、消费的降级也在发生。

因此,我相信,“后疫情时代”,消费在短期之内绝对不会呈现“爆发”式增长,而是趋于更加理性,这在以往是高知识群体的消费特征,但将来会是整个国民的消费主题特征,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无论哪个行业,如果能够做到品质与需求兼顾,都不会太差。

当然,教培行业也不会例外,只不过更加考验从业者的智慧而已。

这一点,在任何时候其实都是一样的。

★更严厉的监管会彻底斩断整个行业么?

有监管,是为了更良性、更规范、更可持续,绝对不是为了“斩草除根”。

我相信,监管在遭遇需求的时候,将会演变成为更加规范的行业准则,一如曾经的房地产、金融、共享经济以及互联网产业。

从来没有真正的朝阳行业,只有从事不同行业的优秀者与平庸者。

这一点,从“双减”后类似于新东方、猿辅导、学而思这样的成熟公司身上,便能看到端倪。不管是转型直播,还是做人物访谈,还是进*消费品行业,商业的本质还是操作方式与管理营销,而不单纯意义上的只是产品。

曾经的巨人集团史玉柱在失败后,迅速崛起,并且陆续推出脑白金、介入金融行业、推出大火网游产品,这些,不仅仅是产品的功劳,而是商业天赋与能力所致。

因此,同样,监管始终都会存在,但如何在监管的框架下重塑整个行业,并且再造一个崭新的市场,这才是未来从业者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相信只要顶层设计不变,也就是现在的中考、高考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变,只要家长还希望能够通过高考实现孩子的人生不梦想而不是进厂,那么,教培市场的产品提供者就应该更加深刻地思考自身的产品设计以及经营模式,以更加实在的、可以实施的方式满足市场当下的需求,进而获取这个行业的利润与回报,这就是未来的运营逻辑。

监管与其说是一种紧箍咒般的压力,倒不如说是产业及运营模式升级的外在动力。

就像我们引进外国电影,虽然会给国产影片带来巨大的“杀戮式”压力,但倘若我们的从业者足够有勇气,也同样会实现整个行业的再造与升级。

这不惶说是一种蜕变。

★这个行业还有空间么?

只要有人、有学生、有考试,就有需求,也就一定有空间。

空间的产生与提升一方面基于现有的人口及需求基数,另一方面,依赖于未来行业从业者的提升能力。

我们不妨多看一下曾经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最初的介入市场、响应号召、适应市场到如今的引领市场,甚至一家独大,并没有用很多年。

这也说明,在互联时代,一切皆有可能的逻辑背后,是人们对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产品及商业模式的期待与接纳,是胜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

我甚至愿意相信,随着我们的医疗、住房及经济整体改革的深化与完成,人们又愿意再一次响应号召,生二胎、生三胎,那么,人口的红利实际上在我们这个基数庞大的国度一定会持续较长时间。

而作为教培行业的从业者,要有前瞻思维,不要墨守成规。

学科类不允许,那就不要轻易尝试;竞赛类不允许,那就换个赛道;随意掐尖、择校不被提倡,那就更新自身的业务······总之,活下去,在你熟悉的领域活下去,不管是三农、直播、电商还是进出口,总之,自身的迭代很有必要。

但换汤不换药,你的本行不能丢,否则,重新学习的代价非常大。

更何况,绝大部分教培人、有情怀的教培人,已经深耕行业许多年。

但值得肯定的一点是,我知道很多人基于各种原因,现在还在这个行业继续观望着,那么,我想说的是,“观望”不行,还得“下场”,但一定不要以重操旧业的方式“下场”。

总而言之,一个时代逝去了,另外一个更加美好的时代会接踵而至;一个群体倒下了,另外一个更加富有活力的群体会蓬勃生长起来;一个行业消亡了,另外一个代表更加先进生产力的行业会迅速取而代之······商业社会的新陈代谢、物竞天择也是存在的,关键是,你处于食物链的什么位置。

所以,对于很多教培机构、教培品牌、教培人而言,不要绝望,但也不要墨守成规。只要公立学校的学生还络绎不绝,那就代表着整个市场还会存在;只要市场存在,潜心经营就没有太多问题;更加成熟的、可持续的市场是可以应对任何监管的;与此同时,按照基本的循环机制,这个行业的空间还会有、还会成长。

因此,我们相信,拐点已来,后疫情时代的真正开启,就是在不久的未来。

“精灵虎有话说”——80后,商业经管领域分析师,致力于商业运营及管理,热爱文字写作,多平台创作者,实操商业成熟案例十多起,有自己的实体商业愿望与实践机构,重视商业但不为商业所累。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培人,是时候发力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