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十年之后,汶川地震亲历者们还记得什么
TUhjnbcbe - 2024/3/8 18:03:00
白癜风哪里可以根治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03243.html

后台回复书名一键免费阅读:轻舔丝绒

古董局中局

鱼河岸小店

细雪

……

“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柴静在《看见》这本书中如是说到。

距离汶川地震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了。十年前的那一场浩劫,巨大的山石将学校整体掩埋,处于震中的小镇映秀几乎被完全摧毁,大桥被自然力量牛城麻花状,导致近七万人遇难,近两万人失踪,还有难以估量的受伤人数。十年过去,每逢雨季,仍有不少沙石会随着雨水滑落,变成猛烈的泥石流。

十年前,小蜗还是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那个下午,班主任忽然严肃地走进来,让大家放下课本,宣布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坏消息。接着,便是长达三分钟的默哀。

十年前,我们没有亲身经历那场地震,但你还记得那个摇晃而破碎的下午,你做了什么吗?我们整理了一些蜗牛读书用户的回答,但愿能从他们的记忆中,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事情。

杕杜

当时也是五年级,刚开始震动时,都没有人在意,但坐在后排的几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同学忽然喊着电灯在晃动。老师被这一声给吸引,抬头看了看,说可能是风吹的(当时窗户是都打开的),但过了1~2分钟发现还在晃,然后就出门看了一下,接着很快就进来,并大喊着让我们排好队沿楼梯到操场去(我们在四楼),她始终都在那维持秩序,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比较懵圈的,没明白什么情况,但还是听老师的话下楼,结果就在下楼的时候,震动突然加强了,当时我们都有点慌,但好在有我们老师还有其他班的老师在维持,没有踩踏事故发生,最后的结果是,我们基本上是最先出来的,在我们所有人都到操场后,校长过来清点人数时,更强烈的震动来了,我可以清楚的感觉到自己无法站稳,能看到不远处的教学楼在晃动,那会应该是最强烈的震动。但好在这一段过去后,周围没有发生变化,一切都好。

ps:我所在的地方离震源算是比较近的,当时的震感是真的很强烈,所以哪怕我现在无法想起我小学同学的名字,但仍然记得那一天。

Tree

坐标四川某东部小县城。当时小学四年级,正独自在八楼的家中睡午觉。

在楼下的母亲打电话给我,让我什么都不要想,快往楼下走。下一秒,我感觉天旋地转,屋外是哗哗哗的响声。我以为是没睡醒而造成的头晕,响声则是来自于外面的大风。我慢悠悠地起床,听见外面很吵,便趴在窗子上向下看,发现马路上很多人,以为楼下出车祸了。正当我想看得更仔细时,母亲冲进屋内,吼道:“地震了!你拖拖拉拉的干嘛!”我的疑问还没有说出口,她便拉着我的手冲下楼。

在七楼,我们遇见了互相拉扯的老奶奶和她的女儿。老奶奶边哭边说:“你快走啊!你拉我干什么!我又走不快!”,她的女儿只是含着泪水费力地搀扶着她。来到楼下,是乱糟糟的人群,所有人的惶恐都写在脸上,很多人穿着睡衣就出来了,甚至有的人裸着就跑出来了,此时,身上正披着别人的衣服。

幸好,幸好,我所居住的小县城不是震中心。后来我才知道,母亲给我打的是第一通也是唯一一通电话,第二通给外婆的电话刚拨出去,手机便失去了信号。而之所以电话里不告诉我地震了,是怕我被吓傻了,反而忘记逃命。当摇晃得最厉害的时候,母亲不顾他人的劝阻,执意上楼,当她进门看见我趴在窗台往下望的时候,差点儿气晕过去。而七楼的老奶奶腿脚一直都不太利索,地震发生时,她坚持不跑,但让女儿快跑。她对她女儿说,她是累赘,早就该离开了。

天灾无情,经历了这次浩劫,我第一次体会到了“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到来”的含义,我开始活在当下、珍惜当下。但更让人感动的,还是母亲的伟大。无论是我的母亲,还是七楼的老奶奶,都让我敬佩,让我感动。“听说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到了妈妈的年龄,妈妈依然是妈妈的守护神。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也触动心弦。”

我是无敌的心心啊

还记得那天的我在上五年级,和往常一样在家睡了午觉去上学,刚走进教室放下书包,突然感觉世界都在摇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愣在原地。老师立马大喊,同学们快跑,地震了。我似懂非懂,但还是马上往外跑,还不忘拎上书包。真是庆幸当时我们班刚好搬到了一楼。跑到操场上,看到到处都是惊慌失措,四处乱跑的同学们。看到教学楼四五层楼的窗户在拼命颤抖,现在依旧记得。余震过后,老师就让我们回家了。晚上我很早就睡了,半夜爸爸把我叫醒,说可能会有余震,家里不能呆。那是夏天,我们一家就拎着一床竹席到了楼下花园,已经有很多人都出来了。那天晚上很热,大家躺在花园里闲聊。我睡不着,望着对面忽闪忽闪的电灯,看了一晚上。十年过去了,那天晚上的温柔的晚风和忽闪的电灯却依旧清晰。

小游

彼时我在读初三,我所在的教室位于一楼,几乎没有震感。

那时正在上数学课,旁边的另外一栋新建的较高的教学楼不断有学生跑下楼,并伴随着吵闹声。数学老师很严肃,淡定地继续上课,但吵闹声一直未停,然后他就忍不住出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再往后我们所在教学楼也有人从楼上往下跑,我们就跟着跑出了教室,都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都记不清到底是什么时候才知道是汶川发生了地震,只是当天的那个晚上通知大家都不要睡觉,或者不要睡得太沉。一开始和几个同学好友行走在夜空下的操场,一圈接着一圈,也记不清彼此都说过了什么话,坦白说因为当时自己没感觉到强烈的震感,也可能是因为当时年纪轻经历少,好像谈不上有什么深刻的感觉。

后来在宿舍睡觉的时候大家都是穿着衣服睡的,都做好了随时往外跑的准备,旁边的女生宿舍楼层较高,震感可能较大,宿舍外整个夜晚有过几次吵闹声,而我们的宿舍正好又是在一楼,其实我是没有感觉到什么的。我睡在下铺,有一次听到外面有吵闹声的时候,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一下子蹦下床就往外跑倒是着实让我震惊,真的,这个瞬间让我记忆深刻……

弓长家的花

是小学三年级啊。那之前从来没听说过“地震”是什么概念,现在想来觉得自己那时也真无知,本来,小城的教育能好到哪儿去呢?

还在睡午觉,被晃醒之后,发现床旁边的衣柜前后晃动地好厉害,上面有个盆,几乎要掉下来了。我躺在床上,死死盯着那个盆,就想啊“老天啊,菩萨啊,你们让它快停吧,我以后一定听妈妈话”之类的(那时的自己好迷信哈哈)。

我奶奶就跑过来了,把我抓起来就往外跑,我那时懂啥啊,还跑回去拿裤子,挡在门口穿,一家人都出不去,又推又叫得,混乱死了(后来发现地震的时候要先去厕所,只能说一家人都对地震不了解)。

那段时间大家都挤在广场一起吃住,不用上学,也交了很多朋友,是记忆中最能感受人情温暖的时候啊。

涘水之畔

年5月12日,下午2时许,英语老师正拿着录音机播放英语听力,流畅的英语缓缓流出,遇到教室后壁有轻微的反射,空气凝结和绵长,一时间只听得到纸笔摩擦的声音。忽然间,桌子开始不规律的抖动,大家些许茫然,又夹杂着一丝懊恼,以为是那个调皮的学生故意恶作剧。然而,当录音机因为剧烈晃动而声线不再清晰时,老师意识到了不对劲。“同学们,可能地震了,大家准备出去。”说话间,窗外已经出现了别的老师,大声喊到:“孩子们快沿楼梯下去!”然而当时缺乏地震演练经验的我们,并不知道逃不出去是怎样的可怕,于是就像平时练习广播体操被叫到广场上的节奏,三三两两下去了,只不过这次真的还是不寻常,每个楼梯转角都安排了以为老师,可能是防止踩踏。

集合到操场之后,大家依旧茫然不知所措,待立着望着教学楼。然后,教学楼很有节奏的颤动了10多分钟,甚至扬起了些许的灰尘,终于安静了下来。又等了大概20分钟左右,依旧安静,这时上课铃声响起,大家又返回教室学习去了。此时已经是紧张的初三备考最后时间,或许当时我们只是把它当成了一个小插曲,我们并不知道平行世界的另一个地方正上演怎样的悲剧。

过了几天,消息陆续的传来,说四川发生了很严重的地震,很多人遇难,其中大部分是在午休的学生,老师也会在课间操的时间播放一些记录片段和祈福的影像资料,每次都哭的稀里哗啦的,然后班上考试组织捐款,老师们在走廊也讨论着捐款还是献血等事情,大家在这种危难时刻还是很齐心,每个人都想尽绵薄之力做些什么。

Iris_walker

小学五年级。成都。

当时刚刚要开始上课了,是科学课,老师都已经站在了讲台前。当时我正站在座位旁边喝果汁,楼突然晃了起来,左右摇得很厉害,我没站稳。从教室中间被摇到最左边又到了最右边,果汁洒了一脸,我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虽然知道地震这个东西但谁都没经历过啊)本能地往楼下跑...当时老师愣在讲台那里还是我喊她一起跑下楼的。后来全校都坐在操场等家长们来,那个时候知道是地震了也知道会有余震就都很慌张,一直盯着一楼某扇窗口看有没有震...结果那扇窗子一直在摇晃,后来才知道主震的时候已经坏掉了。

之后那段时间睡觉都不敢睡死,每天提心吊胆...

爸爸是医生,那医院,完全不回家...现在回想那段时间记忆里根本没有他。

雨落花台

那年六年级,12岁。

刚打预备铃,教师里特别吵,隔壁桌的男生在伸出尺调戏着敲打前桌女生的头。而我在抽屉里到处翻找书,可能是语文书,记忆里语文老师比较凶,会问书为什么还没拿出来这种问题。

老师刚到,开始训斥前一天作业做的不好之类的问题,在吵杂声还没有减少时,突然大家感到轻微震动。以为是我们声音太大,调皮的同学更欢快的跺脚,其他人夸张的发出各种声音。

突然有一个同学指着电风扇,说了一句,你们看,电风扇在动。大多数同学朝一个方向看去。仍然只觉得好玩。老师让所有人安静下来,坐在位上,他出去看看。好一些活跃分子或站在或伸出头往窗外瞄。一会,年级领导出现在门口,说地震了,让我们有序到操场上等着。

下去到操场,发现所有人都在,每个班都有堆人,我们开心而小声的聊着,才震这么一下,要是再过多一会,等我们放假就好了,那停了也不能让我们回来上课了。

坐等了二十分钟不到,校长果断宣布,今天放假,不记得到底放了几天。只记得大家很多人都“哦耶~”拉了很长的音。

回到家里,打开电视来看,没几分钟,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台都在放新闻,都在放地震。这一刻我知道四川地震了,我没有其他电视剧看了。盯着地震的场景看了一些,心中没有太多感触,只是心里想还好我们这是平原,没什么地震,这边只是传过来微震。

几天后,看到各种祈福,救援的新闻,视频,消息,才真正知道地震原来此刻真的这么近这么毁灭性。开始了解灾情,开始听到心碎的歌,开始听到祈福的诗,才变得认真。

这一切那么痛我们却那么幸运。

Sahara

土生土长的四川人。我家在离地震中心四百多公里的一个小城。那年,我三年级,地震时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联欢会排练舞蹈。地震时整栋楼都能感觉到剧烈的晃动,舞蹈老师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人,那时对地震一点概念都没有,只知道舞蹈老师一个劲儿地把我们从排练舞蹈的教室疏散出去,惊慌害怕之余,我都来不及换鞋,穿着舞蹈鞋就往楼下跑,我们的教学楼年久失修,奔跑中一块墙皮从天花板上掉下来砸在我肩上,其实当时算不上有多疼,还是哭了起来,是真的打心底里害怕。我们全都被疏散到操场上后,看见校长在偷偷地抹眼泪。没错,他是最后一个从教学楼下来的人,确保每班人数之后,学校愣是等家长来接才放的人。爸爸那时候还是公交车司机。地震后的半个多月里,全家人还有街坊邻居一直在公交车上睡觉,以防随时可能到来的余震。那学期的期末考试,语文作文就是写地震的感受,我那时虽然还小,可是是真的一边写一边掉眼泪。电视里一幕幕的场景滚动播放,身为一个四川人,在汶川地震之前连汶川这个名字都没听过,却在那一瞬间被全世界皆知。

年去了一次汶川地震遗址,那种触目惊心的程度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那里的导游大多都是亲历过汶川地震的当地人,我觉得让他们留在这儿做导游,其实对他们来说特别残忍,一次次揭开自己的伤疤,是永远也无法愈合的心里上的伤疤。都说四川人懂得享受生活,其实是因为四川自然灾害多,四川人知道生命的不易,所以在有生之年会让自己多享受享受生活。生命是美好的,也是脆弱的。正如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说的那句话“世间好物不监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转眼已过去十年,当年那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如今已经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可是好多我的同龄人永远停留在了八九岁……

死者安息,生者坚强。

木耳

当时小学5年级,还不知道地震是什么样的。灾难发生的时候我正好在家淘米,爸爸在外面和叔叔们聊天。正在我准备把米倒进电饭煲的时候发现为什么桌板抖的厉害。还在发懵,想着没有在摇我们家桌子呀!怎么回事呢?就看到老爸冲进来一把夺过我手上的碗掷在桌上,然后抱起我就往外冲。我整个人还没反应过来,只来得及看见桌面上撒开的水和散落的白生生的米。后来的几天晚上都是一家人抱着被子在空地上的小棚里睡的。所幸我们那里离地震灾区距离较远,没有发生太大的坍塌事件。后来再回到屋子里的时候发现侧面的墙壁不知何时已经裂开了一条长长的斜开的缝,从屋顶的位置一直向斜下方延伸到地面。光能从外面透进来,我也可以透过缝隙看到外面一米之隔蓬乱的杂草。说不清什么情绪,庆幸吧!也为灾区人民感到痛心,希望他们能够坚强地熬过去。

姽婳

地震发生时,我和我妈我弟弟都还在床上睡午觉,突然床剧烈地震动,我妈问我是不是在蹬被子,我说没有,然后我们三个在不停晃动的床上淡定地躺着。突然我妈大叫一声地震,让我快跑。说实话,我对地震的概念极其陌生,只是那一瞬间涌上心头的恐惧让我本能向外跑。一路上不停地有砖瓦掉下来,在我跑过的地方,回头看到烟囱从屋顶掉下来。最后终于跑到了操场上,那里聚集了密密麻麻的人,到处都是惊恐的尖叫和充满后怕的谈话。我蹲在地上,手摸着地,不敢相信就在将才,这一片土地如此地颤动过。我的闺蜜见到我后抱着我大哭,说地震发生时她正走在一片施工的工地上,砖瓦不停地往下掉,而她连发生了什么都一无所知,只知道向前跑。后来,我们不敢进教室上课,学校直接放了十天的假,回到家也不敢进屋睡,全家都在外面搭帐篷。

记得那几天电视的新闻全是汶川地震,所有的频道都在播放这些新闻。那段时间,生命的脆弱全都浮现了出来,而对活着的渴望,也在所有人的脸上浮现。

如今,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了十年。曾有人说,四川是发了地震财。确实不可否认,地震后,全国人民对四川的帮助极大地促进了四川经济发展。但是,如果可以选择,没有四川人会愿意选择这样一场大地震的发生,看着亲人朋友在自己面前死去,甚至尸骨无存,这样的泪水太苦涩。十年已经过去了,当年的悲痛差不多已被埋葬,当年流下的泪水里的苦涩也不那么容易触摸了。

不论时间过去多久,我们都无法抹去那场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和痛苦。

这些真实残酷的文字,时时刻刻地提醒我们,抵御灾难的方式,就是用我们哪怕微弱的力量,阻止这个世界变得更糟。

相关推荐书籍

欢迎下载网易蜗牛读书app

或使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年之后,汶川地震亲历者们还记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