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ldquo转氨酶升高rdquo临
TUhjnbcbe - 2020/11/25 1:32:00
青竹中医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第篇,医路漫漫青竹相伴。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本文是王幸福老师运用中医辨证论治“转氨酶升高”的心得和体会,探讨了为何很多专病专药临床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有理论、有实践、有思考,值得大家学习!

一、中医治疗转氨酶偏高的现状

中医对转氨酶限于历史条件,过去一无所知。近年来大搞中西医结合,于是中医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但从中医理论来研究这个问题的文献报道,目前还很少见到。而用中药来降低转氨酶的报道却有不少,当然大多数是从西医的角度来研究的。我认为降低转氨酶,主要一点是把降低转氨酶的药物和辨证论治结合起来应用,才能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近年来,文献报道了不少能降低转氨酶的中草药,如五味子、龙胆草、垂盆草、虎杖等。根据文献看,这些中草药都有一定的疗效,但又认为疗效都不很稳定。如应用得最多的是五味子粉,有的有效,但有时降而又复升,甚至比前更高,即所谓反跳。因此,认为它不是一种很理想的降酶药。我也用过五味子,的确如此。

二、辨证论治尝试

我是中医,很自然会想到辨证论治,首先注意到用五味子见效的,仅是有气虚症状的疗效较理想,而湿热之邪偏重的则无效,或虽能降低而时间不长又有反跳。其原因何在?是否降低转氨酶也必须辨证论治呢?同时,对一个有肾虚证象的患者,并没有用一般降酶药,仅是用枸杞等补肾药,体力恢复了,意外的是原来很高的转氨酶,也下降至正常值。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于是更坚定了我的辨证施治,降低转氨酶的设想;初步选定了龙胆草、虎杖、五味子、枸杞四味中草药,按其不同药性,分别用于虚实两类不同之证,试用于临床。如五味子、枸杞两味药,具有补益作用,则试用于虚证。虚有阳虚阴虚的不同,五味子酸温,适用于阳气偏虚;枸杞甘寒,则适用于阴血偏虚证。龙胆草与虎杖,均系清热利湿祛邪的药物,则用于实证。实热之邪的实证,有热偏重与湿偏重两种情况,龙胆草苦寒泻火,适用于热偏重证;虎杖微温,适用于湿偏重证。按照这个设想,数年来,在近百例的临床实践中,获得了显著的疗效。尤其是热偏重证,龙胆草效果最好,最快的10剂转氨酶即由二、三百单位下降至正常。另外,枸杞对转氨酶两三年不得正常的病例,同时具有阴血偏虚者,也在服药1~2周后恢复正常。近百例病证中,反复者极为少数。这些病例,大多数是“慢肝”或“迁肝”。假使是急性黄疸型肝炎,多在黄退之后,转氨酶自然恢复,如不能恢复者,亦可按上法处理。

三、思考与总结

必须注意的是,肝炎转氨酶升高,虽然大致可分为虚实两大类,但实际临床上虚实夹杂者,更为多见。再则在虚证中,肝肾阴虚者又较多,而且有阴虚而又夹湿热的。因此,以上这些选方择药,常常是错综复杂地使用,如常在“一贯煎”方中加入胆草、虎杖等,不是一成不变的。(《杏林医选:江西名老中医经验选编》)对于治疗肝病中转氨酶升高一症,一般的医生很容易落入西医窠臼中,直接选用具有降酶的中草药;我早年临床上也是这样,一见转氨酶升高就想到加入垂盆草、田基黄,特别是在五味子风行时更是如此。其结果是误打误撞,时有效时无效,事后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是自从反复读了张海峰老中医的文章后,按中医辨证施治用药后疗效大幅提高。曾治一陕北患者,高中学生,患有乙肝,肝功转氨酶持续高居不下,马上就要参加高考,托熟人要求尽快降酶;经过辨证我认为是虚证挟实,病久偏于气虚,处以柴胡桂枝干姜汤送服联苯双酯(系五味子有效成分提取),10日转氨酶降至正常,按时参加了高考。由此可见辨证施治,治疗转氨酶升高把握性,还是比盲目用一些降酶专药效果来的可靠,所以一个中医人士切记不要忘了辨证施治这个根本原则。各位医友,您对中医治疗转氨酶高有什么独到见解呢?欢迎留言~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御用客服

▼版权申明

排版/万重山校对/青竹学术部本文转载自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转氨酶升高rdquo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