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兰
数十朵墨兰
盛开在一只花盆里
而花盆被置放在办公室僻静的一角
构成某种隐秘的存在
如果不走到这儿
就不会发现这怒放的景致
有多么恣肆和旷达
我曾多少次路过肤色偏暗的墨兰
从未闻到过幽然的香气
每每目睹那草丛般疯长的叶片
是那么落寞单调
总有一些不甘和惋惜
要直到兰花从中绽放出来
才见到平淡的日子也常自带不为人知的美丽
▍白芨
阔叶与紫花蕾
在傍晚渐暗的光芒中瑟瑟
一行长势良好的白芨
令归来的日常生活生机勃勃
由此萌生想给白芨写首诗的念头
自信有能力把白芨写生动
问题在于那接踵而至的怀疑
我把白芨写成一首诗
关于那白芨的世界有无变化?
一首诗会不会影响到白芨自然的生长?
白芨可不可能因此变得更骄傲?
而那个把白芨写成诗的我
是否将因此改变自己的心性
成长为另一种不同的事物?
▍紫云英
绿色的是茎秆
紫色的是花朵
从前见到它在野地里自由绽放
如今想起它在记忆中寂然落寞
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事物
你说的紫云英
不是我说的蔷薇花
▍蒲公英
好多年前
看过一个电影
故事里的主人公唱过:
蒲公英之歌
普通的花草
司空见惯的事物
一经电影里插曲弹唱
也就有了神性光环
好多年过去
关于蒲公英我仍然了解得不多
总以为这不过是种
普通常见并且无用的花草
不知道它还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而其实我了解无多的事还有不少
就像许多平凡普通得如蒲公英的散客
悄悄活在世上默默无闻
但如果深入他们的生活便会知道
有时,他们也能给你扭曲的人生解毒消痈
▍垂盆草
到现在我还认不全这个垂盆草
它长得几乎跟草一样
混杂在百草中
如果拿掉它的标签
让我在街路上和它相认
哦,对不起
你认错了,那不是我
瞧这记不住脸孔的忘性
一次又一次我总是错过那些
与我有过一面之缘的好人
而那些人,有的对你抱有和善之心
和他在一起,你会感到全身气血通畅
就像一株有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功效的垂盆草
总给你伤痕累累的生涯带来止血养血的奇效
▍覆盆子
小时候我们管覆盆子叫刺莓
小时候我们像刺莓一样顽劣
每日在枝头招摇生长,自生自灭
生命奇妙,虽然我们出生于偏远的山沟沟
混杂于草木、野地和灌木丛
几经辗转我们还是走进了大世界
在天空的舞台上扮演角色
其实我们生来就是一颗又酸又甜的刺莓
却不知道自己还另有别名:
覆盆子,毕椤伽,西国草,大麦莓
每一个都好听,典雅,响亮,像读过书的文化人
可是纵使另有一个好名字那又怎样
覆盆子也一样是山野刺莓
一样能益肾、固精、缩尿、解渴、生津
▍前胡
我见过鸡脚前胡混迹于覆盆子丛中
我见过蚕豆混杂在一片茶树地
我还见过猕猴桃藤下套种三叶青
那是多么奇妙的混搭
不同的事物在同一片土地上勾肩搭背
让绿色消融绿色
让季节重叠季节
而我们只须在旁坐享其成
把整个山野轻揽于怀
前有前胡降气化痰,散风清热
后有黑刺莓补肝益肾,助阳明目
人生至此别无遗憾
我惟愿更用力的去活、去醉、去热爱
▍野蘑菇
封闭在家里是看不见春天的
三枝乳白色的野蘑菇
从一截烂成黑色的腐木上
齐刷刷抽长出来
我蹲着身子用手机镜头小心固定下这个易逝的瞬间
——蘑菇后面映衬着大光圈背景中的绿色植物
模糊,但是生机勃勃
仿佛生活随时随地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而我们也终将在这阴冷的日子走出家门
到农村去,到野外去
到广大春天里去
与蓬勃生长的野蘑菇们迎面
来一场美丽率性的邂逅
作者简介达达,本名詹黎平。诗人。著有诗集《生活史》(年,黄河出版社)、《混世记》(年,长江文艺出版社)、《箱子里点灯》(年,现代出版社)等6部。近年诗作多见于《时代文学》《星星》《江南诗》《文学港》《诗林》等刊。曾获中国大别山“十佳诗人”奖,中国新诗百年“百名最具活力诗人”,淳安县“十佳文艺人才”。
—END—兰花花爱芨芨草,小河摇船唱歌谣
投稿请加
▼▼▼
往期精选
影无踪
黍不语
紫蝶丫头
青青
还叫悟空
箫孩
梨落
东玶
芨芨草合集
安然
绛雪
华华
兰花花合集
李雯玥
呆呆
榆木
非木
薄小凉
张强
罗锦华
青青
安然
小西
黎雪梅
晓文
兰花花合集
莲叶
呆瓜
绛雪
张常美
薄小凉
青青
张强
安然
呆呆
青桐
张分行
薄小凉
碧沙
安然
美女诗人总动员
青青
薄小凉
绛雪
青桐
呆呆
安然
冯果果
肖冰
药药
绛雪
大连点点
安然
宗小白
泠子
帅哥五人行
青青
帅哥五人行
陈白衣
才子五人行
美女六人团
美女六人团
美女六人团兰花花喜欢芨芨草
喜欢啊,喜欢那就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