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孚医药出版社在国际纳米医学期刊发表了最新文章对比剂用多糖包覆γ-Fe2O3纳米颗粒和Gd-DTPA的促炎性效应研究。
内容摘要研究目的:对比剂增强核磁共振显像是一个有力的诊断手段。很多情况下患者需要重复接受造影成像,以跟踪和评价病情变化。本研究在健康小鼠模型上多次给药,对比研究了多糖包覆的γ-Fe2O3纳米颗粒(γ-Fe2O3NP)和目前临床使用的MRI对比剂Gd-DTPA所引起的促炎症效应以及对肾脏组织与功能的影响。
研究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给予健康小鼠多次临床剂量五倍的聚葡萄糖山梨醇羧甲基醚包被的γ-Fe2O3纳米颗粒(68.2nm)和Gd-DTPA,检测血清肾功能相关指标和炎症因子,同时做肾脏组织病理染色分析。此外,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培养时给予高浓度γ-Fe2O3NP或Gd-DTPA,使用xCELLigence进行实时细胞活性分析。
研究结果:γ-Fe2O3NP组小鼠血清IL-1b、IL-6、IL-18、TNF-α、C反应蛋白和铁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Gd-DTPA组,肾脏生化指标也低于Gd-DTPA。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d-DTPA在肾脏组织中引起了较高的胶原蛋白沉积以及α-SMA和TGF-β的表达上调。
结论:γ-Fe2O3NP的促炎症效应低于Gd-DTPA,显示了更好的肾脏安全性。当需要重复进行对比剂增强核磁成像时,γ-Fe2O3NP是一个更安全的选择。
Keywords:ironoxidenanoparticles,proinflammatory,cytokines,renalfunction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英文全文。
本刊相关文章阅读石墨烯基纳米材料及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皮肤伤口愈合中的研究进展
铁酸锰纳米粒在RAW.7细胞内的代谢及其对金属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制备银纳米团簇修饰的非烧结二氧化硅类陶瓷纳米片及其用于滤除水中的染料和细菌
放射增敏剂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纳米粒的脑部递药系统提高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